5月的秦皇岛港,天高云淡,海风习习,10多艘巨轮在港口停泊,装船机挥舞巨大的机械手臂忙着卸货。无处不在的喷淋装置,高耸如屏的防尘网,再加上船舶岸基“油改电”、绿色照明、新能源流动机械等一大批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对港口空气环境进行着全方位防护。
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河北港口集团主动融入国家愿景,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发展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型港口。
“呜——”随着一声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来自青龙满族自治县、满载砂石料的列车缓缓驶入秦皇岛港杂货公司。启封、卸车、交接、入库……秦皇岛港杂货公司生产业务部部长刘学军,指导工人有序将砂石料卸载到仓库。这批砂石料将通过港口船舶,发往全国各地建筑市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秦皇岛港砂石料运输以汽运为主,尾气排放、粉尘飘散,给港口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压力。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去年6月起,秦皇岛港积极推进砂石料运输“公转铁”业务,组织精干力量在成本测算、路径选择方面充分调研,做好路港衔接、船货衔接。
据测算,相比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成本较高且涉及多条铁路站线,运作较为繁琐,但生态效益明显,铁路货运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仅为公路运输的15%和8%。
“牺牲经济效益,也要守护好碧水蓝天。”刘学军说,“公转铁”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让天空更湛蓝、空气更洁净。为此,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与青龙满族自治县政府、铁路、客户多方协调,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划,打通了青龙砂石料铁路外运通道。此外,公司还与唐山货运中心、唐山燕山钢铁公司开展合作,促成每年300万吨外贸卷钢运输“公转铁”。
不光是秦皇岛港,沧州黄骅港以邯黄铁路线为核心,推出了环保、低碳的35吨敞顶集装箱物流业务,不仅可向晋中、晋南等地运送铁矿石、铝矾土,回程列车还可拉回沿途的氧化铝和煤炭等,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为进一步支持“公转铁”,沧州黄骅港推出系列优惠措施:凡采用铁路疏港作业方式的贸易矿货物,在公司库场免堆期由原60天调整为120天;采用铁路疏港作业方式的钢厂货物,在公司库场免堆期由原60天调整为90天;对钢厂急需铁路运输且堆场无该钢厂货物的船舶优先安排靠泊。
“在公路运输受到疫情影响的形势下,公铁联运模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邯郸国际陆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他们与沧州黄骅港以及铁路部门合作,通过邢台南站、鸡泽曹庄站,采取铁路运输、公路短倒联运的模式进行疏港,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为黄骅港铁路发运1600列,运输敞顶集装箱约16万箱,疏运矿石480万吨。
据了解,为持续优化货运结构,完善集疏运体系,河北港口集团主动出击,先后开发了阳泉-黄骅港、黄骅港-武安、阳泉-嘉祥港3条敞顶集装箱铁路运输线路,大力推进大宗商品集装化运输,2020年完成货物运输63万吨,较公路运输减少碳排放量5000吨。
以前船舶停靠港口作业期间,船上的辅助柴油发电机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产生的水体、空气、噪声及固体废物污染成为港口主要污染源之一。如今,随着绿色岸电设施的启用,很多码头终于告别了柴油味。
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船舶一经停下,工作人员迅速将船上的电缆接到码头岸电系统的接电箱上。依靠这种方式,码头岸电系统替代船上的辅助柴油发电机,为船舶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实现靠港船舶“零油耗、零排放、零噪声”。
2015年起,河北港口集团就开始加快船舶岸电等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使用,推进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岸电建设。目前,在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三港完成10套岸电设施建设,已具备21个泊位岸基供电能力,基本实现5万吨级以上专业化干散货泊位岸电设施系统覆盖。港口自有港作船舶全部使用岸电,积极促成进港船舶使用岸电,2020年共接用电24000千瓦时,有效减少船舶大气污染。
“取料作业开始,请注意安全。”在秦皇岛港煤五期码头,当取料机将船上的货物卸下时,一侧不断喷洒出超微白色水雾,将刚刚扬起的煤尘压得无影无踪。
这台秦皇岛港自主开发的喷雾降尘设备,被称作雾炮机。其覆盖范围和抑尘率比传统喷雾方式高很多,但喷洒的水量仅是传统洒水量的两到三成,且不会对煤质造成影响。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秦皇岛港煤炭码头堆料、取料及装船作业的扬尘治理。
作为北方港口中率先实现堆场四季洒水控尘的港口,秦皇岛港积极开展自主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探索精准化、精细化抑尘降尘措施。实施翻车机给料器分级分层洒水,使煤炭在整个传送过程中始终保持湿润,实现精准控尘;开展转接塔微雾除尘和单机雾炮改造,实施皮带机洗带装置改造,封闭皮带线万米,破解煤炭作业全流程的抑尘难点。
“河北港口集团要将百年港口企业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愿景,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曹子玉说。
目前,河北港口集团已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金风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充分借助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分散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为基础,积极开展港口装卸设备节能降耗、港作车船清洁能源替代、光伏及氢能等新能源新工艺应用,打造绿色低碳型港口,力争在全国沿海港口企业中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