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有关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展目标:到202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特别是大宗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果蔬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畜禽产品、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以上,各产业各环节机械化基本实现,技术装备体系配套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
重点任务:涉及粮食油料、果蔬、特色优势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多个领域的初加工机械化,包括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提升加工水平和质量、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等多方面任务。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机械化,包括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显著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从业人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提高整体效率。这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减少农产品损失、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这对于扩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均有积极影响。
提高机械化水平: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的提高,对于整个农业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有积极推动作用。例如,2021年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机械化率显著提高,显示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进步。这种机械化的提高,有利于减轻农业从业人员的体力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农机服务的增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服务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从业人员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农机服务领域,从事相关的技术、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对农机装备产业具有正面影响。随着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的提高,农机装备的需求也会相应增长,进而促进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例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数量在近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1316.74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1571.99万台,增长了19.38个百分点。
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随着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推进,整个农业生产链条的机械化水平也会相应提升,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等的生产环节。这对于提升整个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减少农产品损失和提高品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这不仅增强了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进而对上游的农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的推进要求上业(如农机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可能包括研发更高效、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推动整个农业机械化向更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提高加工流通业效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有助于减少农产品损失、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这对于扩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支持多种农产品的初加工:到2025年,预计大宗粮油、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将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于主要的果蔬产品。这有助于提高这些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下游的食品加工和分销行业。
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将更广泛地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满足生产需求。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质量,也为下业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促进特定产品领域的发展:政策重点提升粮食油料、果蔬、特色优势农产品、畜禽产品以及水产品的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这些产品的质量和供应量,从而影响下游包括零售、餐饮和食品加工等行业。